焊接是在工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的一個加工工藝,是通過加熱、加壓對金屬進行加工,使兩片金屬連接在一起。焊接可以分為熔化焊、壓力焊和釬焊。生產中會接觸焊接的工業、工種很多。從事焊接作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防護措施?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焊接的危害,做好焊接安全防護措施至關重要。

 

  焊接的危害

 

  焊接作業涉及火災、燒傷、輻射熱(紅外線輻射)、金屬煙氣吸入以及其他污染物的危害。焊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金屬粉塵,長期吸入會導致焊工塵肺;使用高錳焊條焊接,容易導致職業性錳中毒;焊接煙塵中的氧化鐵、氧化錳微粒和氟化物等通過肺部進入人體,則會導致焊工金屬熱。

 

  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如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氫等會使人體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的機能受到損害(如肺炎、支氣管炎等);紫外線可導致電光性眼炎;紅外線導致白內障和視網膜灼傷;強的可見光線則導致電焊晃眼。

 

  此外,高頻電磁場、放射性物質、噪聲對人體的生理機能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很多焊接作業是在操作現場如建筑工地進行,焊接人員必須帶著設施現場安裝并作業,這樣還有可能發生身體拉傷、過度疲勞和肌骨損傷。在熱天或者由于個人防護用品的閉塞,還會產生熱傷害。

 

  如何預防焊接對人員產生的危害呢?

 

  1)個人防護用品

 

  金屬焊接和切割作業人員工作前要穿戴好合適的勞動保護用品,如防塵面罩、焊接手套、焊接工作服;操作時要戴好護目鏡或面罩;在潮濕的地方或雨天作業時應穿上膠鞋。

 

  針對特殊作業,還可以佩帶長管呼吸器,以防止煙塵危害。要防止弧光傷害,則要根據電流強度,選擇不同型號的濾光鏡片。穿上淺色帆布工作服,扎緊袖口,扣好領口,可減少其對皮膚的傷害。

 

  2)工作前檢查與清洗

 

  對各種容器、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進行操作前,應先做檢查,沖洗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動火前應對容器內物質采樣分析,合格后再進行工作;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氣孔。在容器內工作,應有人監護,并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和照明設施。

 

  3)留意現場安全細節

 

  為防止火災和爆炸類事故發生,在作業前應仔細檢查作業場所,作業場所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進行氣焊或氣割作業時,要仔細檢查瓶閥、減壓閥和膠管,不能有漏氣現象;擰裝和拆取閥門都要按操作規程來做。

 

  在電焊作業時,應注意電流過大、導線包皮破損會產生高溫;接頭處接觸不良會引起火災。因此作業前應仔細檢查,對不良設備予以更換。另外,還應該注意在焊接、切割管道、設備時,熱傳導可能導致另一端易燃易爆物品著火甚至爆炸。作業前要仔細檢查,對另一端的危險物品予以清除。

 

  切割舊設備、廢鋼鐵時,要注意清除其中夾雜的易燃易爆物品。在作業現場,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并檢查滅火器材的有效期限,保證其有效可用。焊接、切割作業結束后,要仔細檢查現場,消除遺留下的火種,避免后患。

 

  4)對觸電類事故預防

 

  電焊機外殼及不帶電的金屬構件一定要保護接地(或接零),絕緣電阻要足夠大。接線柱要用罩蓋好;焊把、焊鉗及焊接電纜絕緣程度要好;同時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都要保持距離;電焊機及電源線應放置在人體不易接觸的地方。

 

  登高焊接時還要注意勿與高壓電網距離過近,不能將作業用的電纜纏繞在身上或搭在肩上,電纜線應系在腳手架及其他設施上,以免踩到腳下,導致絕緣層破損。在移動、檢修焊機更換保險絲、改變極性等操作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才能進行。

 

  推拉電源閘刀時要戴絕緣手套,人要站在側面,以防電弧火花灼燒臉部。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則要立即切斷電源,進行現場急救。

 

  5)其他措施

 

  對職業有害因素的健康防護:作業場所要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做好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盡可能采用職業危害程度相對較小的焊接材料。對長期從事焊接和切割作業的人員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如發現有焊工職業禁忌癥,應調離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