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氧環境中作業,必須提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其中包括個人防護及應急救援措施兩部分。缺氧環境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一定要選擇適合作業環境及操作前培訓;對于應急救援措施,要做好安全評估分析,制定完善的防護方案。
個人防護措施
1.缺氧危險作業前,必須仔細檢查個人防護用品,發現異常應立即更換,嚴禁勉強使用。
2.缺氧危險作業人員,必須有針對性地按規定穿戴防護服、安全鞋等其他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在特殊缺氧危險作業情況下,要佩戴隔離式防毒面具,如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呼吸器,嚴禁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3.現場監護人員應當密切監視作業場所作業情況變化,記錄作業人員數量和作業時間,實施交替作業,減少作業人員在作業場所的停留時間。在作業人員未全部離開缺氧危險作業場所停止作業的情況下,不得從事其他工作,更不得擅自離崗。發現缺氧危險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
4.應急救援人員必須根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視作業現場情況穿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確保自身安全,絕不允許未采取任何個人防護措施而冒險救援。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通報,2007年7月份發生的多起缺氧危險作業事故,均因施救不當而導致事故傷亡人員的增加和事故的人為擴大,教訓極為深刻。
應急救援措施
對缺氧危險作業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內容包括:
1.根據對缺氧危險作業場所安全評估分析,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培訓和預案演練。
2.當發現缺氧危險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設法讓作業人員迅速撤離作業現場。
3.發生缺氧危險狀況時,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立即使用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
4.在存在缺氧危險的作業場所,必須就近配置搶救器具,如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安全梯、安全繩纜、安全帶以及必要的救援工具或設備,以便在異常情況有利于迅速實施救援。
5.對已患缺氧癥的人員應立即給予現場急救和送醫院治療處理,切不可延誤最佳救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