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有微信公號消息稱,3M、杜邦、巴斯夫等公司拒絕上海復工復產要求。記者隨即與上述公司聯系,對方均表示消息不實。

3M等公司對謠言很費解:工廠3月以來連續運轉從未停,何來拒絕復工復產?

杜邦公司向記者發來聲明稱“實屬不實”,并表示杜邦公司支持并積極配合政府復工復產的安排。“我們一直把員工及其家人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上海疫情封控期間,杜邦上海辦公室的員工始終盡可能在家工作,所有關聯公司也始終按照政府指導進行經營。為確保員工和供應商的安全,我們的工廠已做好各項預防措施,一旦獲得政府批準,并且我們的同事獲準離開社區回到工廠,我們就會恢復生產。”杜邦公司表示,將繼續關注中國新冠疫情的發展,在保障員工健康、安全生產并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

據悉,自此次疫情在上海爆發以來,杜邦一直積極調配資源,已從不同地區調動防護服庫存及面料約50萬件至上海,支持抗擊疫情。

同樣,3M公司也發來聲明,表示“近日網絡謠傳3M拒絕上海有關部門復工復產的要求,該消息不屬實。”3M公司表示,在上海封控期間,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保障企業”和“上海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企業”,公司獲得了上海市、區、街道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他們正集結全公司力量,積極調配資源,全力組織與保障抗疫物資的閉環生產。“自封控以來,3M醫用防護口罩的生產從未停歇,生產線有序運轉。與此同時,在政府支持下,我們正在積極籌備其他生產線的復工,著手制定和實施全面的復工復產計劃。”

本輪疫情疫情以來,3M公司位于上海漕河涇的醫用防護口罩生產基地未按下暫停鍵,在保證人員零感染的前提下,3M積極整合資源、克服困難,組織員工加班加點,全力保障醫用防護口罩的閉環生產。3M醫用防護口罩生產基地的員工在上海封控期間采用酒店與工廠“兩點一線”特殊閉環模式。

此外,3M公司從人工、設備、原料、生產安全及防疫保障等多個環節進行每日審核,并確保潛在風險的評估與預案準備。同時,3M陸續通過上海市志愿服務公益基金會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向抗疫一線捐贈了6萬余只KN95防護口罩和2000瓶免洗手消毒液。

針對巴斯夫拒絕上海市政府復工要求的消息,巴斯夫向記者回應稱,3月下旬起,巴斯夫在上海的生產基地均在進行閉環運營;封控期間,雖然生產負荷有所減少,但生產活動未曾中斷。巴斯夫支持上海市政府關于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且一直以來根據政府要求,在生產和辦公場所采取了所有必要的預防措施,以保護員工和承包商的健康和安全,同時盡最大可能確保客戶供應和業務的正常開展。

記者也從市經信委了解,目前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實行審批制。根據上海市經信委4月16日發布的《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在“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部分明確規定,企業應當制定疫情防控和閉環管理方案,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做到核心關鍵崗位和環節“人到崗、車能動、疫防好”,將方案報市/區疫情防控部門審批,對疫情防控不完善、安全生產不到位的企業,實行“雙否決”,堅決不能復工復產。由此看,復工復產的意愿是由企業自主提出再提交市區相關部門審批批復,不存在企業被要求復工復產的可能,更談不上后續的拒絕了。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4月16日市經信委《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發布之后,網絡上又開始流傳一份“首批復工復產名單”。記者多方求證,該名單僅僅是由市區相關部門內部掌握的第一批上海市重點企業“白名單”,該名單上大量企業屬保供企業,或是集成電路、汽車產業鏈配套等產線不能停的企業,不少企業自3月以來一直在連續生產。嚴格來講,這份名單是一份防控到位、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名單,且會因情況變化而動態調整,絕不是外界所理解的“首批復工復產名單”。